这个人走后,我自然还得找人。先后来了两个本市下岗的。这两个人共同的特点,就是天天得回家,一走就是两个小时以上,有时是早饭后走半天,到晚饭前回来,或晚8时后回来就睡觉。她们虽然拿的是全日制保姆的工资,实际等于干钟点工的活。 第一个小耿,丈夫去世后,不知为什么被婆婆撵出家门,没地方住。家政人员说:“正好,老太太需要个做伴的,活不多,身体好。”她说:“大姨,我的电话多。”“可以!”“我用水多,愿意洗。”“行,爱干净,比脏好,我喜欢干净。” 她是“愿意洗”,可只洗自己的衣物,没主动给我洗过。每天晚上,洗热水澡,一洗就是近一个小时。电话真的不少,一上午,能接听五六次电话。有时,接完电话“我得出去一趟”,一趟就是两个小时。 这个人一周要走三四次,有时上午走完,吃完午饭又要走,最长的时间要走七八个小时。起初,我女儿说,她是不是外边有男朋友,对这点,我们表示理解和同情,因为她丈夫不在了。可后来,我们觉得她经常坐立不安的,不停的看短信,说走就走。她一个不到50岁的女人,不可能也找个下岗的人,那么,如果是一个有工作的人,怎么可能大白天去和她约会?再看她每晚那一顿洗,于是,我们怀疑她出去没干正经事,而且,她被婆婆撵出家门,很可能与这事有关。 这期间,她为了走得方便,还把自己一辆自行车推进我家,非要放在她的卧室里。我动员她放到自行车库去,她说,怕丢。我告诉她,院内有上百辆轿车,没丢一辆,一台自行车怎能丢?院内还有保安。她坚持已见,一定要放在屋里。放了几天后,我再次动员她“把自行车放在车库去吧”,她停一会说“我看,你家我不适应,你还是找人吧”。我也终于忍受不了她这样不人不鬼的行为,立刻让她走了。 第二个人小赵来了。今天,“我回去看看,怕楼上往下漏水”。明天,“我回去开窗户放放风”,以各种借口频繁离开,这些不合理的要求,必须答应,否则,也是“不适应”。 几天前,晚饭后,我到院内散步时,同院的几个老邻居问我:“怎么,你一个人出来啦,保姆怎么没跟来?”“回家了”我说。其中一人说:“你对保姆应有点要求,不能老让她们回家,你的脚又摔伤过,特别是晚上,一旦再出点什么事,谁负责?”我无奈地回答“不要求还挑剔呢,再要求就得要走。”一位中年邻居接过话“哎呀,现在的保姆不好找,事多,我婆婆一个月就得换好几个。前几天我回去,那个保姆正跟我婆婆争吵呢。你说,可笑不,保姆把下水道弄堵了,她蹲下用手把堵的菜叶抠出来,就向我婆婆要70元钱。我听了之后,说就是大堵了,找疏通下水管的人来也用不了70元哪,你只用手把菜叶拿出来,就要70元!”这位女士又说:“现在人不好找,特别是给老年人干活,不是挑毛病,就是糊弄”,然后,笑了笑,又说:“我自己妈,现在没办法,人老了,不敢自己睡,怕夜里有事。现在每天花10元钱雇个只陪做伴的!”听她这样说,我一阵辛酸…… 保姆的频繁更换,真的不是我不容人,象她们这样的苛刻条件,不满足就以“走”相威胁,叫我怎么办? 听来的故事 我的这些遭遇,在其他老年人中也不少见。不妨列举一、二。 我的一个老乡,离休前在省直机关工作。老伴去世后,家中剩他一个孤男。保姆不时打他的主意,用他家的两条大浴巾缝制了一个大口袋,将他家的细软都搜罗在一起,装进大口袋里。一日将大口袋扛到干休所门口,等待来接应的人。没想到接应的人没准时到。她求邻居家的保姆给照看,说:“我不用的东西,求人带回家,人没到,我去打个电话。”那位好心的保姆感到情况不对,立即报告了自己的主人。这位邻居赶紧给我那位老乡的儿子打电话说明情况。儿子赶来,打开包一看,都是自己家的东西,把包扛到楼上,进屋,往地上一放,问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不想,那个保姆毫无惧色,还理直气壮地说:“你问怎回事?我家不是困难吗!怎回事?就是这么回事!”看看,她偷还偷出理来了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