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女儿在妈妈肚子里甜甜睡觉的那年起,婆婆就已经到家里来照顾我们全家了。女儿出生以后,婆婆和公公忙里忙外,很少离开女儿的身边,所以在女儿的印象里,婆婆在我们家就是做烧饭、洗衣、做卫生的,做的活儿,如果用一个职业来描述,那就是“保姆”了。保姆 “ 保姆”的称呼,女儿一开始并不知道。女儿3岁的时候,上了幼儿园,婆婆有将近1年的时间去照顾溧阳的阳阳姐姐,爸爸妈妈没办法,只好请了小区里的“阿姨” 来接女儿放学,给她做饭吃。女儿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知道,原来照顾她的人是可以花钱雇来的,雇来的人就是上海人常说的“阿姨”,也就是“保姆”。照顾女儿的“阿姨”前后换过两个,人都不错,但都好景不长。一个被女儿一次意外压伤手指担惊受怕得不敢再带了,一个半年以后说要去做居委会的社区清洁工作,女儿至今还记得陈婆婆烧的鱼汤泡饭,真是美味呀! 找不到保姆,妈妈只好又向公公婆婆发出了求救信号。为此,“棒打鸳鸯”,老两口开始了两地分居,公公留守无锡,婆婆随女儿东行到上海,一住就又是6年了。婆婆到上海的前几年,正是妈妈和女儿为学琴常常针锋相对、剑拔弩张的时候,在这样的气氛下,妈妈一上班,就是婆婆在家管教她。一件鸡毛小事,如果女儿脾气犟,婆婆性子急,那就是一场斗争,爸爸妈妈下班回家的时候,就会看见女儿在厅里梗着脖子,婆婆在房里暗自抹泪。尽管斗争很快就和解了,但女儿还是会间或在开玩笑的时候,毫无顾忌地说出“婆婆是我家的保姆”、“这是我家,婆婆回无锡去”等等挑衅的话,婆婆也会接着说:“你家这月的保姆费还没付呢!我不走。”妈妈那时神经好紧张哟! 女儿8岁以后开始变得乖巧起来,婆婆也由于修佛的原因心境更加平和了,这样的对话虽然时时还有,却开始变得很轻松。除了保姆以外,女儿又加封给婆婆一个“新东方厨师”的职位,还会当着婆婆的面,大声地对妈妈说:“老妈,这个月的保姆费给了没有啊?”婆婆听了就会乐得呵呵直笑,有人替她出头了! 今年女儿9岁多了,已经是大队长的她,当然明确知道婆婆在全家的重要地位。《弟子规》中说,“首孝悌,次谨信”。在家里,婆婆就算说过了话,女儿也不能顶嘴。爸爸恐吓说,他只打两种人,第一是说谎,第二是对长辈不礼貌。不管这样的家规是不是真的有威慑力,女儿对婆婆是越发地崇拜了,甚至盼望自己马上变老,老到婆婆那样,就不用上学上班了,还能管遍全家,偏就没人敢管她! 两天前,婆婆听说上海的保姆工资标准普遍上调了,就对女儿说:“上海的保姆费都涨了,顾嘉辉家的保姆每月能挣700呢!你妈给的保姆费呢?”女儿回答:“您在我家吃住都不花钱,无锡公公家里不就省下钱了吗?再说,我妈虽然没付钱,可给您的尊重怎么能比呢?”保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