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婶要走,我开始闹心,那几天,黑天白日都在琢磨孩子怎么办,很快,这件事被老房东杨大娘知道了,因为我们和杨大娘同住在她的四合院里,每家,每个人有什么事,她都及时知道。当她听到这个消息后,立即风风火火地找到我,直截了当说:“你们不用着急,张婶走了,把这孩子交给我。我在家呆着也没事,何况你们还给钱。”她看我没立刻表态,又接着说:“你们放心,我准把这孩子带好!”从此,她接了张婶的班。 这位杨大娘,是位好说好笑,性格泼辣,办事爽快,心地又善良的回民老太太。自打我们电台的许多人住进她家的四合院之后,谁遇到麻烦事,她都出来帮忙,所以,大家和她都很熟。她接手照看我儿子之后,我们每天都有接触,她擅于言谈,经常向我讲述承德的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。告诉我,以前的承德,由于皇上每年去避暑,当官的,当兵的,还有给皇上干活的,都是满人。其余就是回民和蒙古人,汉人少。她说:“我们回民可抱团了,一有事,大家都出来。”她还向我讲述了一个几年前的故事: 在我们电台山后那条沟里,住的都是回民,沟外住些满人和汉人。有一天,不知谁家养的一头猪没看住,跑进沟里,这件事,引起全体回民的不满和惊慌。住在沟里的回民都立即跑出来,有的拿铁铣,有的拿木棒,有的拿烧火棍,把那头猪堵在沟里,活活给打死了,多日没人敢去领。她讲述这件事时,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! 她还向我讲述一件自己非常忌讳的尴尬事: 几年前,她儿子带着四岁多的小孙子,从北京回来看望他们老两口。有一天,小孙子和邻家孩子在沟里玩,这时,从沟外来一个挎篮子卖熟食的,边走边吆喝:“卖热猪蹄嘞!”小孙子听到卖这稀罕物,迅速跑回屋,嚷嚷:“奶奶,我要吃‘热猪蹄’!”她讲到这时,立刻皱着眉头,说:“当时,可把我吓坏了,我说,哎呀,我的主啊,孩子,那‘黑猴子’(指猪)的东西,可不是咱们吃的!”她告诉我,从那天以后,她把小孙子紧紧看在家里,不敢让他出屋乱跑,直到儿子把孙子带回北京。 因为她非常在乎自己的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,所以,平日,她在我家带孩子玩,回到她自己的家里去给孩子做饭。日子一长,干脆把我儿子抱回自己家里吃住,给我儿子做的全是牛羊肉饭食。 杨大娘是个非常好动的人,很少整天呆在屋里,白天抱着孩子沟里沟外,山上山下地来回跑 孩子会说话以后,她每天教他说话。从叫爸爸、妈妈开始,见到什么东西,就教他说。当时,热河人民广播电台在文艺栏目中,常向听众播放的有两个群众喜欢听的节目。一个是“清音会”演奏的管弦乐器合奏曲,曲目有清朝宫廷乐曲和广东音乐《高山流水》、《步步高》等。“清音会”,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间音乐组织,成员10多人。当年,这帮人一般年龄都在七十岁以上,最小的也在60岁左右。其中,有的人还曾是宫廷乐团成员。他们都是鹤发童颜,电台经常把这些人请去演奏,并向外播出。另一个节目,是一个姓钟的,人称“小钟子”的说书人说的大鼓书。当时,他说的是《儿女英雄传》。这“小钟子”是个盲人,年已过半百,资历很深,承德人很喜欢听他说的京韵大鼓。这些人经常到电台来演播节目。他们在演奏前,都先在电台为演员设的休息室里休息,到点再进演播室。这位老保姆杨大娘,因为是本地人,对这些老艺人的名字不但熟,而且非常崇拜。每当这些人前来演播时,她就抱着我儿子上山去看,后来,就跟人家一同进休息室与他们搭话。日子长了,这些人也就知道她是温家沟里的回民杨家的老太太,越混越熟。离开这些人之后,她就指指点点地告诉我儿子:“那个瞎子,就是话匣子(人称收音机或有线小喇叭)里说话的人。”一个不足两岁的小孩,不知深浅,有一次,小钟子在电台休息室休息,等待进演播室,杨大娘也抱孩子跟了进去,她刚与小钟子寒暄几句,我儿子就手指小钟子“瞎子、瞎子”地喊叫。杨大娘赶紧在这边去捂我儿子的嘴,小钟子在那边嘿嘿地笑着说:“这孩子,长得真快,都会说话了”,让杨大娘非常尴尬。晚上,她见到我的时候,对我说:“你看这孩子,记性多好,教他的事都能记住,今天,把我整的挺下不来台!”我问,“怎回事?”杨大娘向我讲述了白天发生的这件事。 杨大娘对待我儿子的关爱,可以说是无微不至。对孩子的冷暖,衣服换季,洗澡、理发,什么都不用我们操心。她每天不是抱着,就是领着孩子到处走,天长日久,我儿子与杨大娘是形影不离,非常依赖。承德人的生活习惯是,每天晚饭后,如果不到戏院听戏,就是在院里摆上一张地桌,桌上放一壶茶,全家人围坐在地桌周围聊天。杨大娘家人经常在院里喝茶、聊天,每到这时,我儿子不会跑时,就坐在她怀里,会跑以后,就围着桌子,跑来跑去,给喝茶的大人们助兴。完全成了杨奶奶家的成员。因为平时我们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少,每到周末,必定把他抱回自己家里。可是,儿子对我们显得很陌生,对于我们对他的关爱之心,并不领情。经常睡到半夜,就又哭又闹,一会说“有蚊子咬”,一会又说“我回奶奶屋”,非找奶奶不可,闹得我们也睡不成,只好半夜三更去敲杨大娘家的门,把孩子送回去。每次往回送孩子的时候,杨大娘披着衣服出来开门,见面就说:“看,这孩子就是离不开奶奶”。然后,理所当然的接过孩子,抱进屋,从来没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。 五星保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