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我的一百个保姆_上篇_1949年_1959年_3杨大娘(2)
作者:cnjzzj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9-6-21 20:07:49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   
    儿子3周岁半以后,我们和杨大娘商量,3岁多的孩子,该进幼儿园了,她立马说“我看不行,这孩子离不开我”。没过几天,杨大娘主动说:“也是,小孩去幼儿园,还有人教认字,若不,送去试试?”最后,她同意我们将儿子送去省委幼儿园。五星保姆
    
    幼儿园在省委院里。去省委幼儿园时必须从丽正门进入,再穿过内午门,也就是写有四个金色大字匾额的“避暑山庄”才能进出。幼儿园在澹泊敬诚殿,也就是在楠木殿的西南角。
   
    当时的热河省委,就在现在的承德避暑山庄内。楠木殿就是省委的礼堂。省委召集各单位的干部开大会时,都到楠木殿去。我们住的温家沟,距离幼儿园的路程,约走上半小时多。那时,承德市内没有公交车,市民出行,只能步行。
   
    我儿子送走后,杨大娘整日表现出心神不宁的样子,三天两头,就带些零食,跑到幼儿园的矮墙外,站在那里,等待孩子出来相见。有一次,她站在墙外,看见幼儿园老师带领一大群孩子,这个拉着那个的手,那个又扯着另一个孩子的衣襟,从屋里走到院里玩,杨大娘一眼看见我儿子在其中,高兴地把他叫到面前,问长问短。想不到,孩子见了她之后,哭叫着,要跟她回家。老师急忙去拉我儿子。这孩子又哭又闹就是不走。老师只好动员杨大娘赶快离开。杨大娘回家后,眼泪汪汪的向我们诉苦。因为许多小孩刚入园时,常因想家和亲人,一段时间情绪不稳定,如果家人常去看望,就更增加了小孩的不稳定情绪,所以,老师不希望家长去干扰。杨大娘放心不下,没过几天,又去了。这次,干脆没见着孩子,就被老师劝阻回来了,她回家后,又是一肚子怨气的对我说:“这幼儿园太严了,我今天白去了,没让我看秀明。你说,那天,孩子哭叫着被他们拽走的,这些天不定怎么想我呢!”她整天把我儿子装在心里。此后的一段时间,每到周末,杨大娘比我们还积极,总是提前告诉我们:“今天不用你们管,我去接秀明”。她虽然已经不做我家保姆,但这份活她却无偿的包下了。
   
    我儿子4岁半以后,我和我爱人先后由承德调到沈阳工作。在我带儿子离开承德的前一天,杨大娘特意跑到我家,对我儿子说:“秀明,到了东北,好好上幼儿园,长大了,别忘了奶奶!”在我儿子5周岁时,她还亲手做了一双小布鞋,作为生日礼物,给邮来沈阳。之后的几年,我们一直与杨大娘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。
   
    儿子7岁那年,他弟弟出生。我从医院将新生的弟弟抱回家,那天,他高兴又感新奇地站在床前观看,新来的保姆问他:“你这个小弟弟哪来的?”他开口回答:“是我妈生的。”保姆又问:“你知道你是谁生的吗?”他立即瞪大双眼,非常认真地说:“我是我奶奶生的呗!”逗得这个保姆哈哈大笑。然后,转过身问我:“他奶奶在哪呢?”我说,“他奶奶在他爸爸小时候就去世了,他说的奶奶是带他的保姆杨奶奶”。这个保姆听我解释后沉默片刻,颇有感触的说:“这个人能把人家的孩子带成这样,真不容易!”
   
    我们与杨大娘相识,是因为她是我们的房东,又是常年住在一个院的邻居,后来,她又以一个保姆的身份,同我们朝夕相处,从此,成为我们亲朋好友中的一员。1958年,她在北京的儿子家中病故。此后多年,我仍能不时想起她的音容笑貌,一切还是那么亲切。
   
    1986年,我和老伴去承德开会期间,专门去看望了她女儿杨志君。她女儿在市立医院工作,见到我们,十分感慨地说:“我妈真没白交你们,这么些年了,你们还没忘记她”。“我妈若在,一定想知道小明那孩子,现在长的什么样了,结婚没有?有孩子没有?准得问起没完。”杨大娘在我家的保姆中,是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。她的所作所为,让我体会到,一个人遇到一个好的保姆,会让你感动一生,想念一生。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