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我的一百个保姆_中篇_1980年_2000年_17王美香
作者:cnjzzj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9-6-21 20:32:51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   
    她来自辽宁东部山区,是省妇联家政公司,通过县妇联从农村找来的。她前后四次进出我家,总时间加起来一年有余。她出来做保姆,是因家有欠债。农闲时,出外当保姆,农忙时,回家和丈夫一起干农活。起初,是以侍侯病人为主,后来,又为我一个人干了一段家务活。
   
    这个人的可贵之处,是实在,不花言巧语,可靠又踏实,不像有些人趁我家中有病人,不是想占便宜,就是有意要挟你,或者在日常家务活中挑肥拣瘦。美香照顾病人很认真,每天,给病人喂完饭,按时翻身,按时给揉揉、拍拍胳臂腿,做些简单的按摩,按时擦洗身子。对待我家的事,就象对自己的家事一样尽心。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吃谁相着谁!”1998年夏,我家室内进行一次重新装修。三五天就腾出一些包装纸壳,都被一个收废品的及时收去。当最后一批包装纸箱下来时,那个收废品的又来了。他把一大堆纸壳用秤一量,说“7公斤”,说话间,从秤盘底下掉出一块铅坨,美香哎呀一声“你不是作假吗?怎在秤底下放块铅呢?”收废品人巧辩“这不是我的,是你们屋里的,沾到我秤上了”。并要我“你们自己秤秤”。当时,我家正好有一台儿子新给我的电子秤,我好奇地立刻拿出一量,是15.5公斤。他认帐付钱走了。他走后,美香对我说:“这个老侉子,你进屋取秤的时候,他说:我还不知你,你不也是侍侯人的吗?不相向着我,你向着他”我告诉他:“我凭什么向着你,我吃谁,向着谁!”事虽小,让我感动良久!她哪象是保姆,就连我儿女在日常小事上,都没这么细心过。最让我念念不忘的,是她第三次回到我家来帮忙,真是雪中送炭。
   
    那是1999年的8月末,我当时正在用的一个保姆要回家安排孩子上学。因她走得急,我们又离不开保姆,情急之下,我忽然想到美香,就给她打电话,说明情况,问她:“能不能出来支援一下?”她听到我说明原因后,立即很干脆地回答:“行,我安排一下家里事,后天就过去!”
   
    不料,第二天凌晨,我老伴突然脑出血,被急送进医院抢救。第三天上午,她来到之后,听说病人又添新病,已入院抢救,立即赶赴医院,毫无怨言,和我家人一同日夜轮班护理病人。大家忙了一周,老伴终因抢救无效,离开了我们。记得在老伴遗体火化那天,按民俗要将老伴用过的枕头在家烧掉,我和儿女马上都要去殡仪馆,于是,我求美香在楼门口帮忙烧枕头,她又是二话没说,答应下来。我们从殡仪馆回来后,她告诉我,怕枕头烧不干净,不吉利,她浇上了半瓶白酒,才把枕头烧尽。
   
    料理完老伴丧事,她没急着回家,而是主动留了下来,用了20多天的时间,把病人用过的,和我家所有的被褥、窗帘、衣物等,全部拆洗干净,说:“大姨,我给你都弄利索,回家也放心!”然后,她才回家参加秋收去。
   
    转过年,春节后,她又回到我家,每天为我做饭、洗衣服、收拾室内卫生、做伴、陪我散步。我不在家时,她给我看家,接电话。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前,又一年的水稻插秧期到来,她向我告别,回家去了。
   
    美香每次出来干活,时间都不长,多则三四个月,少则一两个月,我为什么同意她反复回来呢?就是因为她诚实,不耍滑,不偷、不欺主,像半个家人,我把病人和整个家交给她,放心!
   
    3年后,她不幸患了白血症,来到沈阳,我和女儿陪她去医院检查,又到药房买药。然后,她回家养病。第二年春节前,我给她寄去200元钱,让她添置年货用。一周后的一天,我家电话铃响起,我拿起电话,只听里面传出呜呜的哭声,怎么问,没有应答,我着急地问:“说话呀,是谁?怎么不说话?!”这时,电话那边抽泣着说:“大姨,我接到你寄来的钱了,心里非常感动!”我安慰她好半天,让她安心养病。之后,每半年能通一次话,互通情况,互道珍重。
   
    时光飞快,不知不觉,历史进入了新的千年。
   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